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Promoting sustainable and equitable transportation worldwide

  • English
  •  
    • 关于我们     
      • ITDP 中国
      • 我们的团队
      • ITDP介绍
      • 工作机会
    • 工作领域     
      • 公交2.0
      • 公交导向发展
      • 非机动车交通
      • 停车和TDM
      • 共享出行
    • 项目分布     
      • 广州
      • 宜昌
      • 兰州
      • 天津
      • 其他城市
    • 最新资讯     
    • 资料库     
      • 出版物
      • BRT 数据
      • 交通图片库
      • 视频资料
      • 停车数据
      • 公共自行车
      • 共享单车
    • 实地考察     
      • 简介
      • 广州考察团
      • 宜昌考察团
    • 联系我们

    愿你不被日晒雨淋

    2019年10月20日

    全天候步行系统

    主要指能够将天气变化(日晒、雨雪等)对步行出行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的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主要连接公交枢纽、公交站点、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办公楼、公共空间等。简单归纳起来,全天候步行系统主要包括高架步行系统、地下步行系统以及有遮盖的人行道三种形式。

    如果你不喜欢被日晒雨淋,但又热爱以步行去丈量城市,怎么破?全天候步行系统请了解一下!

    1、高架步行系统 Sky Walk

    高架步行系统主要修建于现状道路上方,以平行于道路或者连接道路沿线建筑的形式设置。利用半封闭或者全封闭的二层步行空间,实现人、车分流,为行人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在全年气候炎热的城市,如香港(中国)、曼谷(泰国),以及冬季气候很冷的城市如卡尔加里(加拿大)、明尼阿波利斯(美国)都有较好的实施范例。

    R-Walk(曼谷,泰国)

    泰国著名的高架人行连廊系统“R-Walk”,位于曼谷市中心最热闹的拉查帕森区(RatchaprasongDistrict)。项目始于2002年,最开始是利用高架轻轨ChitLom站和Siam站之间的桥底空间,修建了一条位于道路中央的高架人行道,旨在结合公共交通系统,提供前往沿线商场、办公室、酒店及著名景点的便捷通道,让通勤者、游客、购物者、公交系统使用者以及步行者一定程度上避开了曼谷拥堵及嘈杂的地面机动车交通以及炎热多雨的天气问题。现今R-Walk系统仍在不断扩展,沿线连接的客流吸引点已达21处之多,每天有超过10万人次使用R-Walk系统。

    image.png

    R-Walk高架连廊周边示意图 , Source:https://www.bkkdowntown.com/

    image.png

    项目最初利用高架轻轨桥下空间设置的R-Walk高架人行连廊

    image.png

    项目最初利用高架轻轨桥下空间设置的R-Walk高架人行连廊

    image.png

    项目最初利用高架轻轨桥下空间设置的R-Walk高架人行连廊

    image.png

    R-Walk高架人行系统通过楼梯、扶梯以及电梯与地面交通实现连接

    image.png

    R-Walk高架人行系统通过楼梯、扶梯以及电梯与地面交通实现连接

    image.png

    沿着Ratchadamri路向东的扩展

    image.png

    沿着Ratchadamri路向东的扩展

    image.png

    沿着Ratchadamri路向东的扩展

    image.png

    R-Walk高架人行系统沿线的行人指引标识

    image.png

    R-Walk高架人行系统沿线的行人指引标识

    image.png

    R-Walk高架人行系统沿线的行人指引标识

    image.png

    高架连廊系统与高架轻轨系统(BTS)的整合(BTS Chit Lom站)

    image.png

    高架连廊系统与周边商场的整合


    Skyway(明尼阿波利斯,美国)

    Skyway系统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封闭式高架人行连廊系统,位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最初Skyway系统建设始于1962年,最开始只有一条连接新建的Northstar中心大厦和旁边西北银行大厦的连廊,但这条连廊开通后立马变得非常受欢迎。随后通过几十年的缓慢扩展,最终形成了约为9.5英里(15.3公里)的二层高架连廊系统,有效连接了周边80个街区的办公室、酒吧、餐厅、面包店、政府办公室、零售小商店、银行、牙医、干洗店、剧院、体育馆、教堂、艺术展馆等。明尼阿波利斯地处北方,与中国黑龙江中部属同一纬度,冬季气温可降至零下30~40℃,积雪有时深达2米。市中心大楼之间以玻璃封闭的空中连廊Skyway系统,让行人即使在天寒地冻的数九天,也不会受到严寒的侵袭。

    image.png

    Skywalk系统网络图, Source: www.minneapolis.org

    image.png

    Source:Peter J. Sieger建筑摄影

    image.png

    冬季的Skywalk系统, Source:www.flickr.com

    2、地下步行系统 

    Underground Walkway

    通常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快速公交站点或公交枢纽,建于道路下方,与周边建筑尤其是商业体直接连通,实现人、车分流,投资和维护成本较高,但在地少人多且地铁网络发达的城市,比如日本东京以及中国香港,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通过政府与开发商的协调及合作,在地铁站周边修建了庞大的地下商业及步行网络。

    image.png

    充足的照明以及完善的无障碍设计(香港)

    image.png

    地下步行网络与艺术的结合(香港)

    image.png

    地下步行网络中的自动运输系统(香港)

    image.png

    地下步行系统和商业开发的整合(东京)

    3、有遮盖的人行道 

    Shaded Sidewalk

    相对于高架步行系统和地下步行系统而言,有遮盖的人行道不论从工期长短、投资额多少、协调程度难易等方面而言,都是最容易落地的。主要通过在人行道沿线设置遮阳棚设施,就能够提供比行道树更为连续的遮阳避雨效果,从而提高步行的舒适性。通常用于连接公交站点及其周边的建筑或小区,在亚热多雨的东南亚城市,如新加坡、吉隆坡(马来西亚)等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image.png

    简单实用的棚架结构就能满足遮阳避雨的功能需求(人行道,新加坡)

    image.png

    简单实用的棚架结构就能满足遮阳避雨的功能需求(人行道连接公交站点,新加坡)

    image.png

    简单实用的棚架结构就能满足遮阳避雨的功能需求(人行道连接抬升的过街,新加坡)

    image.png

    简单实用的棚架结构就能满足遮阳避雨的功能需求(人行道连接机动车出入口,新加坡)

    image.png

    有遮盖的人行道连接办公建筑和公交站点(新加坡)

    image.png

    有遮盖的人行道连接住宅小区和公交站点(新加坡)

    image.png

    有遮盖的人行道连接人行天桥和公交站点(新加坡)

    image.png

    有遮盖的步行街(克拉码头,新加坡)

    image.png

    有遮盖的步行街与地铁站的连接(牛车水唐人街,新加坡)

    文章的最后,

    请允许小编夹带点私货

    广州气候炎热多雨,但在一些人流密集的区域,并没有太多应对气候变化、改善慢行环境的设施。我们发现环市东路沿线大部分路段都被行道树覆盖,但花园酒店门前却没有任何行道树。炎炎夏日,大量在周边上班的行人通过此路段时只能无奈地撑起遮阳伞,而暴雨来袭则又全身狼狈。
    根据我们现场调查数据显示,该路段早高峰时段(8:00-9:00)人流量约为3520人/小时,其中淘金地铁A出口->建设六马路方向约2800人,建设六马路->淘金地铁A出口方向约720人。此外,仅在该时段步行出入酒店正门的顾客和内部工作人员也有近百人。因此,我们针对淘金地铁站A出口外的人行道(花园酒店门前),提出增设遮阳设施的如下建议,希望能够显著改善经行该路段的广大市民的步行环境。

    image.png

    现状照片

    image.png

    建议增设遮阳棚的效果图

    image.png

    现状照片

    image.png

    建议增设遮阳棚的效果图


    • 关于我们
      • ITDP 中国
      • 我们的团队
      • ITDP介绍
      • 工作机会
    • 工作领域
      • 公交2.0
      • 公交导向发展
      • 非机动车交通
      • 停车和TDM
      • 共享出行
    • 项目分布
      • 广州
      • 宜昌
      • 兰州
      • 天津
      • 其他城市
    • 最新资讯
    • 资料库
      • 出版物
      • BRT 数据
      • 交通图片库
      • 视频资料
      • 停车数据
      • 公共自行车
      • 共享单车
    • 实地考察
      • 简介
      • 广州考察团
      • 宜昌考察团
    • 联系我们
    • 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大马路10号珠江规划大厦11楼
    • 电话: (86-20) 83860931
    •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北京国际饭店主楼第8层43号
    • chinaoffice@itdp.org
    © 2019 ITDP